Buddha Light Int'l Association (BLIA)
Buddha Light Int'l Association (BLIA)
星雲大師一生弘揚人間佛教,倡導「地球人」思想,於1992年5月16日在美國洛杉磯成立國際佛光會,以建設安和樂利的社會、和平尊重的世界為目標。佛光會員致力參與當地社會公益活動,奉行佛光四句偈「慈悲喜捨遍法界,惜福結緣利人天,禪淨戒行平等忍,慚愧感恩大願心」,積極在全球各地闡揚人間佛教,並在2003年正式加入「聯合國非政府組織(NGO)」。
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──緣起
佛教在集改革、創意、教育於一身的星雲大師領導之下,逐漸跨出寺院,走向城市;深入社會,面對群眾,普及全球。
1991年2月3日,一個由佛教信眾組織的人民團體「中華佛光協會」,在台灣首度創立。 1992年5月16日,「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」於美國洛杉磯成立, 來自歐、美、亞、非、澳五大洲的代表,推舉星雲大師為世界總會長,共同為佛教歷史寫下了劃時代的一頁。大師並以「歡喜與融和」作為首次大會主題,希望國際佛光會把歡喜的種子遍灑人間,將融和的理念佈滿世界。至今,五大洲,百餘個國家,總共成立了兩百多個國際佛光會,遍佈全世界各個角落。
星雲大師,江蘇江都人, 十二歲在南京禮志開上人出家。曾參學金山、焦山、棲霞、天寧、寶華等禪淨律學諸大叢林。1949年春來臺, 1952年於宜蘭雷音寺成立念佛會、學生會、青年會、兒童星期學校、弘法團等組織奠定爾後弘法事業的基礎。1957年創辦佛教文化服務處,後改為佛光出版社 。1967年創建佛光山, 門下有來自世界各地之僧眾弟子千餘人及信眾百萬, 先後在世界各地創建二百多所佛光山的道場。大師教化宏廣, 一生致力於推動佛教教育、文化、慈善、弘法事業, 曾創辦多種文教事業, 並著有許多的著作 。一生以弘揚「人間佛教」,以實踐「佛光普照三千界,法水長流五大洲」的理想為己任。
國際佛光會休士頓協會
佛教在集改革、創意、教育於一身的星雲大師領導之下,逐漸跨出寺院,走向城市;深入社會,面對群眾;甚至超越國度,弘化全球。1991年2月3日,「中華佛光協會」在台灣首度創立,受到海內外各方的高度重視。1992年5月16日,「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」成立暨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於美國洛杉磯隆重舉行,來自歐、美、亞、非、澳五大洲的群英豪傑,為佛教歷史寫下劃時代的一頁。當時星雲大師親自作偈:「心懷度眾慈悲願,身似法海不繫舟。問我平生何功德?佛光普照五大洲。」為國際佛光會樹立了弘化目標,大師並以「歡喜與融和」作為首次大會主題,希望國際佛光會把歡喜的種子遍灑人間,將融和的理念佈滿世界。
星雲大師於1994年9月9日中午法駕休士頓,玉佛寺淨海法師、宏意法師、國際佛光會副總會長嚴寬祜居士及多位佛光會員幹部於Adam’s Mark Hotel的會議室接駕,大師和近百位佛光會員幹部們座談。
座談會結束後,大師於五時抵玉佛寺,七時,以「業、因緣、空、三法印––佛教的真理」為題,和玉佛寺的信眾結緣。之後並主持國際佛光會休士頓協會的成立大會,前來觀禮的貴賓有休士頓市長特別助理譚家瑜、北美事務協調會休士頓辦事處副處長羅由中、新聞組組長楊維立、祕書蘇耿誠等人。在大會中授證給新成立的「國際佛光會休士頓協會」,成員有––
顧 問︰嚴寬祜
會 長︰劉向朝
副會長︰嚴崔常敏
祕書長︰嚴曙東
祕 書︰張景華
理 事︰呂子樵 章榮彬 李鵬
大師期勉協會的全體會員們,在會務的推展上,要有佛法、要有教育、要有文化、要有活動,才是一個健全的佛光會。
休士頓協會共有4個佛光分會,秉持著「以文化弘揚佛法;以教育培養人才;以慈善福利社會;以共修淨化人心」的宗旨,落實佛光人「給人信心、給人歡喜、給人希望、給人方便」的四大信條,成為人間佛教的實踐者,為眾生的法身慧命乘風破浪,做領航的先鋒。
星雲大師的慈悲與智慧,是佛光人學習的榜樣。休士頓協會希望這片土地上有陽光的地方就有溫暖,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人情味,會員衷心期許得以化作眾生的一盞明燈,在人間化作一股暖流,淨化冷漠的社會與人心,為國家社會帶來歡喜融合。
參加佛光會的利益
佛光會是一個國際性的宗教組織,不同於一般社會團體,佛光會的功能是文化的、教育的、慈善的、修持的,它的性質是人間的、救世的、服務的、結緣的……,只要加入佛光會的行列,就能和全世界的佛光人連線交流,獲得寶貴的資訊及嶄新的知識。參加佛光會至少有下列十二點利益︰
(一) 聯絡感情,結交朋友 (二) 廣學多聞,增加見識 (三) 拓展事業,廣結善緣 (四) 喜慶祝福,喪葬助緣 (五) 佛化傳承,全家受益 (六) 子女教育,多有幫助(七) 旅遊世界,到處善緣 (八) 參加活動,淨化身心 (九) 發心行善,必得好果 (十) 佛法共修,寧靜致遠 (十一) 聽經聞法,福慧雙增 (十二) 今日一會,無限時空
國際佛光會的宗旨
秉承佛陀教法,虔誠恭敬三寶;弘法利生,覺世牖民。
倡導生活佛教,建設佛光淨土;落實人間,慈悲濟世。
恪遵佛法儀制,融和五乘佛法;修持三學,圓滿人格。
發揮國際性格,從事文化教育;擴大心胸,重視群我。
國際佛光會會員信條
一、我們禮敬常住三寶,正法永存佛光普照。 二、我們信仰人間佛教,生活美滿家庭幸福。 三、我們實踐生活修行,隨時隨地心存恭敬。
四、我們奉行慈悲喜捨,日日行善端正身心。 五、我們尊重會員大眾,來時歡迎去時相送。 六、我們具有正知正見,發掘自我般若本性。
七、我們現證法喜安樂,永斷煩惱遠離無明。 八、我們發願普度眾生,人間淨土佛國現前
佛光人工作信條
一、給人信心。 二、給人歡喜。 三、給人希望。 四、給人方便。
無論是奉行菩薩道的四攝或六度,都以布施──給,作為度化之首要方便。給,來自於無盡的內心能源寶藏。
「給」人信心,首先要開發本身無盡的信心內涵,才能在利眾、教眾、度眾上,成為眾生的加油站,鼓舞其向前邁進的勇氣與決心。
「給」人歡喜,首先知覺本身具足無盡歡喜的條件,才給得起歡喜。諸佛成佛皆因歡喜,諸大菩薩普度眾生也因歡喜,轉輪聖王福佑全民也因歡喜。一個家庭的經營,因歡喜的緣,必能凝聚包容,共創未來;一個社會,能夠有歡喜的因素,必然有強力的後盾;一個國家能夠歡喜,必然來自於人民的安居樂業。能知覺到歡喜,進而能夠創造歡喜,散播歡喜滿人間,這就是人性的開發,人類素質的提升。
「給」人希望,這是文明世紀最大的功德。古云:「哀莫大於心死。」希望就是一切成就的動力。釋迦牟尼佛證道成佛,第一句對眾生的宣言就是:「奇哉!奇哉!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。」這句話給苦難的眾生帶來大地的光明,生生世世受用無盡。
「給」人方便,「方便」二字具有波羅蜜的意思。又十波羅蜜之七,即是方便波羅蜜,是菩薩應眾生根機,用種種方法施以教化、接引善巧與勝智。簡單的說,就是能通權達變的意思。此方便與般若相應,知其緣,明其機,能給予得當的接引。佛光人工作信條,用心深則深,體會淺則淺,唯須遵行,方能由淺入深
佛光山的理念
一、光榮歸於佛陀:
在佛光山,每一個人做事的成績表現,所有的成果,都不歸功於個人,而將一切光榮歸於佛陀。因為,我們都是仗佛的光明,仗佛的庇佑而成事,所以要將一切榮耀都獻給佛陀。
二、成就歸於大眾:
在佛光山講究集體創作,不標榜個人的特殊貢獻,因此個人不居功,所有的一切成就,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,所以一切成就歸於大眾。
三、利益歸於常住:
佛光山平時所收的油香,善心人士所捐獻的善款,乃至過年期間徒眾所收的紅包,都不是私人所有,都是歸於常住,歸於公家。在佛光山上,真正做到涓滴歸公,因此就沒有利益的爭執。
四、功德歸於信徒:
假如說佛光山對於國家社會大眾所做的貢獻,有了一些功德,這些功德是誰的呢?我把它歸於信徒,因為這都是十方信徒平時奉獻心力、金錢的結果。因為有他們的布施,他們的捐獻,佛光山才能成就事業,如信徒捐款給佛光山文教基金會、佛光山慈悲基金會,佛光山才能做出很多文化、教育、慈善方 面的事業,才能利益社會大眾。
以上四個理念,以「歸」──奉獻為重心。此歸屬、奉獻之心,來自於感恩與眾生一體、同體共生之理念。未知緣起法,不知世間事。世間時空、人際、事事物物,有如因陀羅網,重重無盡,「從一粒砂石,想見世界;從一滴清水,想見大海」,如此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。若無諸緣成就,何來利益功德?能歸功於三寶、大眾,才真正了知諸緣,明白自生來處。能歸功於三寶、大眾,才真正了知諸緣,明白自生來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