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美寺禪園
禪園不追求以華美示人,而是力求滲入自然深處,表現出純潔和簡樸,表現出一種平淡、含蓄、單純和空靈之美。用佛像、羅漢、觀音菩薩、沙彌等人物,及石頭、石燈、缽及花草樹木等物,將人引入寂靜的禪意境界,讓人的精神可以自由徜徉,負重的生活壓力可以得到放鬆。
一花一世界,一葉一如來,一砂一極樂,一方一凈土,一笑一塵緣,一念一清靜,每一個自然之物都深有禪意。中美寺禪園的禪意空間,讓空間與自然之物安靜地對話,人於一方天地中得以靜心。
我們每日所看到川流熙攘,凡塵榮辱,其實都只是一場戲。人生的苦惱,皆因「放不下」,有些人一生都不能放下執念,悟出菩提。而有些人只用了一盞茶的時光,就從萬象紛紜中走出,綻放如蓮。願您放下煩繞的人事,放鬆繃緊的神經,偷得浮生半日閒,以「禪」洗去塵緣,清凈思維,體悟人生的無限真意,走出人生逼仄的路徑。
羅漢
釋迦牟尼佛為使佛法流傳後世,令眾生有聽聞佛法的機緣,囑咐十六羅漢永住世間,分居各地弘揚佛法。佛教傳到中國後,十六羅漢成為藝術家創作的題材,後來演變成為十八羅漢。
羅漢又稱阿羅漢,已斷除一切煩惱,不再受生死輪迴之苦。羅漢修行圓滿,引導眾生向善,是堪受人天供養的聖者。
羅漢多作蹙眉沈思之狀,既是對現世苦難的省察,又是對芸芸衆生的憐憫。羅漢呈現不同的內涵與特色,或沉思、或禪坐、或手舞足蹈,啟示眾生每個人的外貌、資質雖有差異,只要發揮自己的優點,努力行善,必能成就佛道。
降龍羅漢 – 摩訶迦葉尊者
摩訶迦葉尊者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,佛陀於靈鷲山拈花微笑,不說一語,唯有摩訶迦葉明白佛法應以心去體會,非語言文字所能表達。
過江羅漢 – 跋陀羅尊者
身負經卷 東渡傳經 跋山涉水 普渡眾生。
跋陀羅母親在跋陀羅樹下生產,因此取名為跋陀羅,並將他送去寺門出家。相傳東印度群島的佛教,最初是由跋陀羅傳去。他從印度乘船到東印度群島中的爪哇島傳播佛法,因此稱之為過江羅漢。他過江似蜻蜓點水,灑脫自在,超越煩惱無邊的苦海。
靜坐羅漢 – 諾距羅尊者
清凈修心 神態自若 安詳瑞慶 進彼極樂。
諾距羅譯作大力士,這位羅漢是原為戰士,力大無比,後出家修成正果。諾距羅尊者於禪坐中瞑思世界宇宙的真理,證悟後說法度眾。
開心羅漢 – 戍博迦尊者
開心見佛 各顯神通 相互比莫 佛力無窮。
戍博迦尊者,即善無畏尊者;他是中天竺太子,國王立他為儲君,其弟因而作亂。他對弟弟說:「你來做皇帝,我去出家。」弟不信。他說:「我的心中只有佛,你不信,看看吧!」說也奇怪,他打開衣服,弟弟看見他的心中果然有一佛,因此才相信他,不再作亂。
戍博迦尊者,袒露其心,啟示眾生若能常保持心地的清淨,不造惡業,努力行善,自身便是佛,自心即是佛心。
騎鹿羅漢 – 賓頭盧尊者
他曾騎著一隻鹿飛進皇宮,給國王講經說道,國王從此一心向善,以仁德治天下,國家成為極樂世界。因此被稱他為「騎鹿羅漢」。
挖耳羅漢 – 那迦犀那尊者
閑逸自得 怡神通竅 橫生妙趣 意味盎然。
那迦犀那尊者以論[耳根清淨]而名聞印度,故稱為挖耳羅漢。
勸善羅漢 – 闍夜多尊者
闍夜多尊者,曾為多聞第一的阿難說法,鼓勵他要行解並重,在佛道上精進修行。
骑象羅漢 – 迦理迦尊者
騎象軒昂 頌經朗朗 心懷眾生 目及四方。
象的梵文名迦理,迦理迦即騎象人之意。象是佛法的象徵,比喻象的威力大,能耐勞又能致遠。迦理迦本是一位馴象師,出家修行而成正果,故名騎象羅漢。
探手羅漢 – 半托迦尊者
安悠自在 呵欠伸腰 神志靈通 自得其樂。
半托迦尊者被稱為探手羅漢,因打坐後常舉起雙手,長呼一口氣伸懶腰而得此名。
長眉羅漢 – 阿氏多尊者
慈祥老者 得道高僧 通察大千 心領神會。
阿氏多尊者生下來就有兩條長長的白眉毛,有人對他的父親說:「你的兒子有長眉,是佛相。」因此他父親就送他入寺門出家。
笑獅羅漢 – 伐阇羅弗多羅尊者
伐阇羅弗多羅尊者能言善辯,博學強記,通曉經書,能暢說妙法 ; 但他難得說法,往往終日不語。阿難詫異問他:“尊者,你為何不暢說妙法呢?”尊者答:“話說多了,不一定受人歡迎;盡管你句句值千金,卻往往會令人反感。我在寂靜中可得法樂,希望大家也能如此。”尊者經常將小獅子帶在身邊,所以世人稱他為“笑獅羅漢”。
芭蕉羅漢 – 伐那婆斯尊者
悠閑隱逸 傲視太虛 仙風道骨 超脫凡塵。
伐那婆斯尊者,常在芭蕉樹下修行,世間的喧嚷煩惱不能侵擾他的心,故名芭蕉羅漢。
相傳伐那婆期出生時,雨下得正大,園中芭蕉樹被大雨打得沙沙作響,父親因此為他取名為雨。
沉思羅漢 – 羅侯羅尊者
羅侯羅尊者幼年出家,是佛教僧團中最初的沙彌,修忍辱行,以密行居首。
托塔羅漢 – 蘇頻陀尊者
七層寶塔 佛法通靈 威而不怒 道行超群。
蘇頻陀尊者,是佛陀所收的最後一名弟子,他手托佛塔,懷記佛陀的教法,並啟化眾生要廣植福德以成就佛道。
舉缽羅漢 – 迦諾迦跋里墮闍尊者
迦諾迦跋里墮闍尊者是一位慈悲平等托缽化緣的行者,藉托缽福利世人,予眾生有種植福 田的機會,並為他們講說佛法,以身教、言教度化眾生。他化緣的方法是高舉鐵缽向人乞食,故稱為舉缽羅漢。
布袋羅漢 – 因揭陀尊者
無量壽佛 乾坤寶袋 歡喜如意 其樂陶陶。
因揭陀尊者,斷除一切煩惱,不受毀譽得失心及外境的影響,凡人間是非善惡之事皆包容於心,如同布袋容納而歡喜自在。
看門羅漢 – 注茶半陀迦尊者
威武標悍 警覺凝視 禪杖在握 勇熾邪魔。
注茶半陀迦尊者到各地化緣,常常用拳頭打門,叫屋內的人出來布施。有一次不慎把腐朽的房子打爛,結果要道歉認錯。他請示佛陀,佛陀說:「我賜給你一根錫杖,你以後去化緣,不用打門,用這錫杖在人家門上搖動,有緣的人,自會開門,如不開門,就是沒緣的人,改到別家去好了!」原來這錫杖上有幾個環,搖動時發出“錫錫”的聲音,人家聽到這聲音,果然開門布施。
菩薩
沉思彌勒
唐末五代後梁時期,有一個胖和尚,名為契此,他身材短胖,耳垂大而肥厚,手裏常提個大袋子,每次化緣得到食物,隨手扔進袋子裏,所以人們都叫他布袋和尚,他總是樂呵呵的,說話有些語無倫次,但說的卻十分有道理。一天,他盤腿端坐在奉化岳林寺前的石頭上,口中念著偈語:「彌勒真彌勒,分身百千億,時時示世人,時人自不識。」說完這個偈語後便安然圓寂。後來,人們聯想到他平日的言談舉止,認定他就是彌勒佛的化身,來到世間度化眾生,於是就按照他的外貌形態塑造了現在的彌勒佛。
彌勒佛慈顏善目,大肚皮,笑口常開,代表了佛教寬宏大量,慈悲為懷的宗旨。「大肚能容,容天下難容之事;笑口常開,笑世間可笑之人。」對聯蘊含著深奧的人生哲理,啟迪思想,點撥人生。世間萬物,芸芸眾生,人間情仇悲歡離合,榮華富貴貧窮貴賤,地位官階燈紅酒綠……都付之一笑。大肚能容常人難容之事,忍得住心中煩惱,耐得住歲月寂寞,不爭一時之氣,方免百日之憂。忍為高,和為貴,縱然世事如棋變幻無常,悠悠萬事都不過如此而已。
與五代時期的大肚彌勒造型迥異的「沈思彌勒」雕像,仿自六世紀南北朝時期盛行的半跏思惟像。中國的半跏思惟像主要雕塑於公元5-6世紀,被稱為「太子像」、「思惟像」、「龍樹像」等。半跏思惟像在韓國則盛行於6-7世紀,被認為是彌勒佛。
「沈思彌勒」右手支頤,左手置於右小腿部,右腿盤放在左膝蓋,左足立在蓮花足座上,軀體細瘦勻稱,做沈思狀。是典型的半跏思惟像特徵。
「沈思彌勒」也稱寶冠彌勒。面露微笑,姿態典雅優美,神情柔和恬靜,頭戴由三個半圓組成的三山冠或蓮花冠,頭冠表面沒有任何裝飾,上身袒露,除了脖頸處的兩條項圈外,無其他飾品,表現出一種簡約的藝術美。
Avalokiteśvara Bodhisattva
觀世音菩薩,是以慈悲救濟眾生為本願之菩薩,又作光世音菩薩、觀自在菩薩,略稱觀音菩薩。凡遇難眾生誦念其名號,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,故稱觀世音菩薩。又因其於理事無礙之境,觀達自在,故稱觀自在菩薩。與大勢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之脅侍,並稱西方三聖。
法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詳說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種化身,因應眾生的需要而現身說法。謂受苦眾生一心稱名,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,令得解脫;若有所求,亦皆令得;又能示現佛身、比丘身、優婆塞身、天身等,以攝化眾生。
觀世音菩薩具足圓通無礙的妙智力,大慈大悲,給予眾生快樂,拔除眾生的痛苦。所以,我們也要效法觀世音菩薩,發願「拔苦予樂」,令眾生的身心獲得自在安穩。星雲大師說:「求觀音,拜觀音,更要自己做觀音。」 願諸學佛者,因為懂得慈悲、行得慈悲,而締造圓滿無窮的慧命,點燃瑩潔明亮的心燈,放光千里,普照有情。
合掌觀音
菩薩為立像,以其虛(空)心合掌之故,稱為合掌觀音。合掌代表了自性的圓滿、清凈,十指代表散亂的妄心,掌心相合,代表合於一心,表達的就是“一心皈依”、“一心不亂”、“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”等意思。觀音菩薩隨類化身,救苦救難,不分貴賤賢愚,所以又名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。
一葉觀音 (蓮葉觀音)
一葉觀音又稱作蓮葉觀音,菩薩乘蓮瓣,浮坐於水面上,隨波飄蕩,悠然自在。觀音菩薩是慈悲和博愛的化身,我們不但要禮敬祂,更應以菩薩心作為自己的心;多一份慈悲,少一點怨憤與自私,苦難也可化為喜悅。
沙彌
禪園的石雕小沙彌有合掌沙彌、讀經沙彌、捧缽沙彌與十二生肖沙彌等,莊嚴又萌態可掬,惹人喜爱。
童年出家的小孩叫「沙彌」,沙彌,有「勤息」的意思,即「勤修戒定慧,息滅貪瞋癡」,這也是沙彌學道的宗旨。儘管沙彌現在年幼,但是慢慢修學佛法,有朝一日也可以成為大法王。因此,對於年幼的沙彌,不可輕視他。不可輕忽「小」的力量,要知道土塵雖微,堆積可以成山;步履雖小,日行可至千里;小惡雖小,累積可以成罪淵;小善雖微,累積可以成大福。所以,我們應當謹言慎行,期勉人人都從每日的身、口、意行為裡斷小惡、積小善,於行善積福中绽放生命美麗的光華 。